美國:
| 美國財政部稱2020財年預算赤字增加兩倍,達到創紀錄的3.1萬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16日表示,為抗擊冠狀病毒和支撐美國經濟而增加的聯邦支出,加上大范圍的關閉和裁員導致聯邦收入下降,加劇了美國財政赤字的擴大。在截至9月30日的2020財年中,預算赤字達到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約16.1%,增加了兩倍,達到創紀錄的3.1萬億美元。聯邦收入總計3.4萬億美元,較上年下降1%。聯邦支出增長了47%,達到創紀錄的6.5萬億美元。聯邦債務本財年增長了25%,從2020財年初的16.8萬億美元增至9月底的21萬億美元。
| 9月中國發往美國集裝箱增19.6%
美國調查機構Descartes Datamyne 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亞洲發往美國的海上集裝箱運輸量同比增加14.5%,達到164萬7777個,較2004年8月(約167萬個)下滑1.5%。 從中國發出的數量同比增加19.6%,達到105萬2967個;從越南發出的數量增加26.9%,達到12萬7370個,實現大幅增長。從產品類別來看,家具與家電的流通呈現出良好態勢。
| 紐約聯儲研究報告:關稅或致進出口同時下降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New York Federal Reserve Bank)的一份最新分析報告稱,對進口產品征收更多關稅不太可能令美國貿易逆差收窄,因為美國國內生產商可能面臨更高的出口成本。該報告的共同作者、紐約聯儲經濟學家Mary Amiti在12日發表的一篇博文中表示:“最終結果可能是進口和出口都出現下降,而貿易逆差狀況則幾乎沒有什么改善。”
| 美國向歐盟提議關稅戰休 若空客償還數十億美元補貼
多位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已提議解決與歐盟之間圍繞飛機補貼的長期爭端,如果空中客車AIR.PA償還歐洲各國政府提供的數十億美元補貼,美國將取消對葡萄酒、威士忌和其他歐洲產品的關稅。世界貿易組織(WTO)13日裁決歐盟有權因波音BA.N補貼對價值40億美元美國商品征收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告訴記者,如果歐盟繼續征收關稅,華盛頓將“進行更嚴厲的反擊”。
| 拜登團隊9月籌款3.83億美元 刷新美國總統大選籌款紀錄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和他的團隊9月籌款達3.83億美元,打破了以往的競選籌款紀錄,這可能增強他在資金方面對于特朗普的優勢。特朗普的競選團隊尚未宣布9月籌款總額,不過8月該團隊與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共籌得2.1億美元。截至8月31日,民主黨可供支出的選舉經費為4.66億美元,共和黨為3.25億美元。
| 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升至近兩月來最高水平
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上升至89.8萬人,為8月下旬以來的最高水平,高于疫情前69.5萬人的高點。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隨著公司調整員工數量,從3月份近700萬人的峰值降至80萬至90萬人之間。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日的一周,通過覆蓋大多數工人的常規州計劃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從前一周的1,120萬人減少到了約1,000萬人。
歐洲:
| 歐盟將對來自中國的鋁產品征收關稅 最高達48%
在調查中國生產商是否使用不公平低價的過程中,歐盟將對從中國進口的鋁型材征收最高達48%的關稅。歐盟官方公報13日表示,將從14日開始征收從30.4%至48.0%的關稅。這些關稅是臨時性的,意味著將持續到調查預計在4月份完成為止。屆時,歐盟可能征收為期五年的關稅。
| 英國與歐盟的衍生品市場之爭若不落定 紐約可能漁翁得利
英國退歐后,歐盟希望在倫敦城規模數十億歐元的衍生品市場分得一杯羹,但如果規則不明確,那么從明年1月開始,歐盟監管部門可能會使部分業務流失到紐約去。行業高管和監管機構稱,歐盟銀行業者的倫敦分行可能會考慮能服務于歐盟客戶的美國平臺。這樣可以避免牽涉英國與歐盟相沖突的交易“責任”。
| 英退磋商或破裂 約翰遜放狠話稱若歐盟不改變立場再談下去沒意義
英國首相約翰遜16日表示,除非歐盟從根本上改變立場,否則英國是時候在未達成貿易協議的情況下做退歐準備了,他向布魯塞爾放狠話稱,繼續磋商是沒有意義的。15日歐盟發出了最后通牒,表示對磋商缺乏進展感到擔憂,并呼吁英國在關鍵癥結問題上做出讓步,否則將從1月1日起看到英歐關系破裂。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表示,歐盟希望達成協議,但不會不惜代價。
| 歐盟正研擬將歐元計價衍生品結算遷離倫敦的“B計劃”
一名歐盟高階監管官員14日表示,如果歐盟決定不給予英國長期準入,將研擬把歐元計價衍生品結算從倫敦遷回歐元區的“B計劃”。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旗下的倫敦清算所(LCH)已經取得歐盟許可,當英國退歐過渡期安排在12月31日到期時,可依“對等”(equivalence)制度在之后的18個月內可繼續為歐元區客戶提供衍生品結算服務。洲際交易所(ICE)及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也取得了類似的許可。
| 穆迪將英國債務評級從Aa2降至Aa3,因增長放緩和脫離歐盟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16日將英國債務評級從Aa2降至Aa3,稱英國經濟增長“一直明顯弱于預期,而且未來可能會繼續如此。”該評級機構表示,英國退出歐盟的決定加劇了這種情況。穆迪表示:“經濟增長也將受到新冠大流行造成的創傷的損害,大流行已經嚴重影響了英國經濟。”此外穆迪表示,英國的“財政實力已經削弱”,本已較高的債務水平還在增加,并且英國的體系和治理較弱。
日本:
| 富士膠片申請將抗流感藥物法匹拉韋用于治療新冠
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Fujifilm Holdings Co.)16日稱,作為新冠病毒傳染病的治療藥,已向日本厚生勞動省申請“法匹拉韋(favipiravir,商品名:Avigan)”的制造銷售許可。日本厚生勞動省將在審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礎上,最早或將在11月作出批準。如果獲得批準,繼“Remdesivir(瑞德西韋)”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之后,法匹拉韋將成為日本國內第3種新冠病毒治療藥,也是日本國內制藥公司開發的首個藥物。
| 民調顯示菅義偉內閣支持率為60%
共同社17、18兩日實施的日本全國緊急電話輿論調查結果顯示,菅義偉內閣的支持率為60.5%,較上次9月的調查下降5.9個百分點,不支持率為21.9%,增加5.7個百分點;回答稱新冠疫情蔓延導致對生活“感到不安”的比例包括“一定程度上”在內,達到72.9%;圍繞“日本學術會議”推薦的6名會員候選人被拒絕任命問題,認為首相菅義偉的說明“不充分”的回答達到72.7%,認為“充分”的占比16.1%。
| 日本央行官員淡化對中國央行率先發行數字貨幣的擔憂
日本央行一位高級官員說,如果各國央行努力加強自己的結算系統,就不會有任何一種數字貨幣主導全球交易。他沒有對中國在數字人民幣方面的迅速進展可能顛覆市場表示擔憂。日本一直對央行監管CBDC行動過快持謹慎態度,因為這可能會給這個最喜歡使用現金的國家帶來社會混亂。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13日表示,日本目前沒有立即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計劃。
| 日本追加860億日元生產回歸補貼
由于擔心新冠疫情影響國際供應鏈,16日的內閣會議上決定從2020年度預備費中支出補貼,日本將追加860億日元的補貼用以扶持口罩及醫藥品等企業回歸國內生產。 此次追加的是日本經濟產業省的“針對供應鏈對策的國內投資促進事業費補助金”,補貼上限為每個項目補貼150億日元,按照日本國內基地建設費的一定比例來發放。
| 日本將對分散供應鏈到東南亞的企業發補貼
日本政府為了改變日本企業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將推動企業向東南亞分散,計劃大幅增加向在多個國家擴大生產基地的企業發放補貼。日本首相菅義偉將在10月下旬訪問越南時表明此舉,強調對東南亞的投資促進措施。 日本將以生產基地集中于特定國家的產品為對象,為了在另外的國家生產而進行投資之際,大企業補貼費用最多達到2分之1,而中小企業補貼最多達到三分之二。
| 日本最早10月內決定將福島核處理水排入海洋
針對日本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持續蓄積的污水的處理水,日本政府最早將于10月內作出將其排入海洋的決定。原因是,雖然以漁業相關人士為中心,很多人擔心排入大海會導致漁業的“風評被害”,但如果在核電站里繼續蓄積的話,可能會對今后的廢爐工作產生影響。由于設備建設和辦理手續需要花費一定時間,因此預計最早要到2022年才能向海洋排放。
其他:
| 輝瑞公司或于11月底申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授權
與德國合作伙伴BioNTech SE一起開發候選疫苗的制藥巨頭輝瑞公司(Pfizer Inc.)表示,假如能從目前正在進行的后期人體試驗中獲得積極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該公司可能準備在11月底前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申請該疫苗在美國的緊急使用授權。輝瑞未披露在全球其他地區進行類似申請的時間。
| 摩根大通第三季業績遠超預期 對經濟前景看法略趨樂觀
摩根大通JPM.N高管謹慎樂觀地認為,新冠疫情不會使經濟陷入最糟糕的情況,并堅信在監管機構允許的情況下,該行的財務狀況足以開始很快恢復回購股票。摩根大通13日公布第三季業績遠遠強于預期,獲利超預估,且增加了6.11億美元的壞賬撥備。
| IMF稱中國經濟增長降低了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3日預測,由于全球各國政府的大力干預及中國的快速復蘇,新冠疫情引起的全球經濟崩潰不會像早些時候估計的那么嚴重。預計今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4.4%,降幅不及IMF 6月預測的5.2%那么大。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2%,低于早些時候估計的5.4%。IMF預測,中國將是今年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或將增長1.9%,而去年增長了6.1%。IMF表示,2021年中國的增長將加速至8.2%。
| IMF預測2020年全球政府債務規模將接近GDP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4日發布的報告中預測,2020年全球政府債務將達到幾乎與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約90萬億美元)同等的規模。債務與GDP之比將達到98.7%,創出歷史最高水平。IMF預測稱,2021年發達國家的政府債務與GDP之比將達到125%。新興國家2021年政府債務與GDP之比將達到65%,大幅高于2009年的41%。2021年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債務與GDP之比也將達到50%,比2012年增加21個百分點。
| OPEC+擔心第二波疫情或導致油市在2021年出現過剩
文件顯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擔心,第二波新冠疫情長時間持續,以及利比亞產量的躍升,可能會在明年造成石油市場的過剩。該文件顯示的基本情境預測是,2021年油市將出現平均190萬桶/日的短缺,而前一個月的基本情境預測是出現270萬桶/日的短缺;在最糟糕情境預測下,市場可能在2021年出現20萬桶/日的過剩。
| 三季度全球電腦出貨量同比增長14.6%
美國調查公司IDC于12日公布的2020年三季度(7至9月)全球電腦出貨量(初值)為8127.2萬臺,比上年同期增加14.6%。美國蘋果公司大增38.9%,達到689萬臺。新冠疫情下人們居家辦公和在線學習使電腦的使用有所增加。從廠商來看,居于首位的中國聯想集團出貨量為1927.2萬臺,增加11.3%,市場占有率為23.7%。市場份額排名二至四位的依次是美國惠普23.0%,美國戴爾科技14.8%及蘋果公司8.5%。
全球要聞前瞻:
| 10月19日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跨境支付小組討論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
| 10月20日
-澳洲聯儲公布10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
-英國央行、法國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經合組織舉行年度研討會(20-21日)
-英國央行委員就英國經濟發表講話
| 10月21日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和首席經濟學家與民間社會組織舉行線上討論
| 10月22日
-美聯儲發布經濟狀況褐皮書
-澳洲聯儲德貝爾發表演講
-英國央行行長貝利發表演講
| 10月23日
-俄羅斯央行行長召開新聞發布會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周雨晴 整理)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